不识之无是什么意思?

不识之无是什么意思

成语拼音: bù shí zhī wú
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人不识字
成语典故: 唐朝时期,大诗人白居易从小就聪明过人,据《新唐书》记载他生下的第7个月就能指认“之无”两字,他的乳母百试不差。他给元稹的信证实:“仆始生六七月时,乳母抱弄于书屏下,有指‘无’字、‘之’字示仆者,仆虽口未能言,心已默识。”。
英语翻译: Illiterate
反义词: 学富五车
近义词: 不识一丁
成语解释: 连“之”字、“无”字都不认识。形容人不识字,文化水平很低。
成语出处: 唐·白居易《与元九书》:“仆始生六七月时,乳母抱弄于书屏下,有指‘无’字、‘之’字示仆者,仆虽口未能言,心已默识。”
百度百科: 不识之无( bù shí zhī wú):形容人不识字,文化水平很低。出自 唐·白居易《与元九书》。

不识之无的造句

不识之无

1、过去一些不识之无的农民,现在已学会科学种田了。

2、作者可以是文人雅士,但更多的是普通民众,甚至是“不识之无”的文盲。

3、而云古无类书,此真一丁不识之无知妄作也矣。

THE END